当初,郑大春他们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勉强维持的温饱。
但人家一个月干个十几二十天,就基本够一家五六口人的花用了。
而说起这个,郑大春也是有些怨念。
“咱中阳虽说是税收什么的比潼隆高。”
“但是要比起这百姓的生活水平来,真的是差的太远了。”
“平素里,女人纺线织布轧染编麻,男人出去找个苦力做,就可以将日子过得极好。”
郑大春喝了口茶水:“而且人家男人要是能干的话,一个人养一家六七口都行。”
闻听此言,李长恭轻笑出声。
“中阳的税收高,那是因为大商贾多。”
“可是城内产业,基本都是被这几家垄断的。”
“你跟我关系好我就用你,他与我关系不好我就不用他。”
李长恭笑着道:“而潼隆没那么多的大商贾,全是零散的小商户,当然有很多事儿可以做了。”
“不过……”
李长恭揉着下巴道:“这对我们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如今虽算不上盛世,但也天下太平。
而潼隆县,百姓生活水平高,家家都有余钱。
这对于商贾来说,简直就是顶好的市场。
要是有个什么生意或者商品正好碰上这繁荣的景象,必然会大赚特赚。
可是,到底要做什么生意呢?
李长恭一边揉着下巴,一边道:“借着晚上的功夫,你去帮我打听打听,城内可有铺子要出售。”
郑大春问道:“东家想要什么位置的?”
“什么位置都可以。”
“但最好还是靠近主街道的。”
李长恭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自己所带来的银子,随即道:“如果有连在一起的,最好不过。”
“知道了,我这就去。”
郑大春应了一声,便领着几个兄弟出门了。
作为一个商人,嗅到了商机,那是肯定不能错过的。
再者,粮食的事儿也不用他操心。
在当代,地主就是粮食的最大经销商。
而李长恭这次找的这几个人,基本上都算得上是潼隆县的地头蛇。
他们之间的关系与门路,基本都是互通的。
让他们去收粮,那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而在孙北琮办完事儿之前,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至于他,早晚都要扩大产业。
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在潼隆进行一些前期的试探与布局。
也不知道是该说郑大春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