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看起来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什么异人之象,为何有力雄万夫的勇力呢?
诸国使节都想不通。
南诏的王子阁罗凤瞻仰的风采,莫名产生崇敬。
南诏接壤吐蕃,视吐蕃为第一大敌。
而国民一直认为吐蕃凶残且强大,军队不弱于大唐。
李瑄先后横扫吐蕃,斩杀数十万,对阁罗凤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是以,李瑄在阁罗凤心中留下不可战胜的印象。
“河东、河西、陇右、朔方四节度使李瑄,拜见圣人!仰圣人威德,大破吐蕃,擒吐蕃赞普,特回长安贡献!”
在外国使节和百官大臣的议论下,李瑄下马,对着花萼相辉楼上的身影一拜。
“臣等拜见圣人!”
南霁云、哥舒翰等将领跟随着李瑄,下马拜见。
“天水王平身,诸卿平身!”
李隆基的声音从花萼相辉楼上传出。
花萼相辉楼一共三层,是长安少有的三层阁楼。
且每一层阁楼都异常高大。
一共一百二十尺高。
登上花萼相辉楼三楼,遥窥函谷之云,近识昆池之树。绿野初霁,分渭北之川原。青门洞开,览山东之贡赋。
可见此楼的巍峨。
现在李隆基站的地方是花萼相辉楼的二楼,此能更清晰地看到兴庆宫外的街道和广场。
有此一栋楼,足以体现大唐的强大,和大唐皇帝的尊贵。
李瑄再次一拱手,马匹被牵走,他恭立在楼下,等待尺带珠丹的车子到来。
一刻钟后,一路“折磨”的尺带珠丹,终于到花萼相辉楼下。
车子已经停下,尺带珠丹依旧恍恍惚惚。
“赞普,请下车面对圣人,生与死,就看这次机会了。”
李瑄来到尺带珠丹的车前,向他说道。
“长安!”
尺带珠丹仿佛从恶梦中惊醒。
但他看到那琼楼玉宇之后,又陷入另一个恶梦之中。
他知道,他要面对他原本妻子金城公主的兄长,李隆基。
他曾想过他们在两军阵前面对,但从未想过是现在这样。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也是李隆基选择花萼相辉楼下献俘的原因,因为他在天上,他的敌人尺带珠丹在地下。
那屡屡对他出言不逊,那时时寇侵大唐让他颜面尽失的尺带珠丹,将如臣子一样下拜。
象雄王、党项王、通颊王、吐谷浑小王都已经下车,到花萼相辉楼前。
但尺带珠丹还无法挪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