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一种淡淡的温馨充满整个房间。
天色渐暗,三人从温情中回神,郑氏连忙去厨房做饭,而李香寒先是提着一只烧鸡一坛子酒去了苏大夫家。
苏大夫就一个人,平日里也很少出去,自然做饭比较早。李香寒到的时候他已经在做饭了。
&ldo;苏爷爷,我今日去阳水县了,给您带了一只烧鸡一坛子酒,给您放这儿还是拿到堂屋?&rdo;李香寒提着东西走进苏大夫的厨房,问道。
苏大夫的厨房很小,也很简单,门口对面一大一小两口土坯围成的灶,再往里面是一小块放柴火的地方,门口处是两口存放米和水的粗瓷缸。
李香寒进去的时候,苏大夫刚盛好一盘青菜,而且看样子他今晚又是一个菜。
&ldo;拿去堂屋吧。&rdo;苏大夫开口道,声音中有些嘶哑暗沉。
相处六年,李香寒自然清楚苏大夫的性子,除了采药制药看病,他仿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所以也很少说话。
她还记得当初她第一次叫他&ldo;苏爷爷&rdo;的时候他眼里闪过的泪光,想来他是家中遭逢祸事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吧,要不然他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ldo;好。&rdo;李香寒将东西拿到堂屋的饭桌上,又帮忙将碗筷拿出来,才返回自己家中。
郑氏的饭菜还没有做好,李香寒便寻思着先将前个儿借的玉米面还上。
&ldo;娘,咱们先前借刘奶奶家的玉米面,就用白面还上了吧?这些年刘奶奶一家很照顾咱们,而且他们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就别讲究这些了,况且我没有买玉米面。&rdo;李香寒在厨房里跟郑氏商量着说道。
郑氏将柴火往灶里塞,头也没回地说道:&ldo;这有什么,就还白面。不过寒儿呀,你怎么尽买了这些好东西,这大米和白面可比玉米面贵多了,你爹这吃药还要花费好多银钱呢。&rdo;
不是她舍不得吃好的,而是现如今自家相公的药费又是一笔银钱,她怕最后他们家要背上债务,到时候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
&ldo;娘,您别担心,我这次卖药赚了好多银子,晚点儿再跟您和爹细说,我先去刘奶奶家了。&rdo;
李香寒已经将白面装好,还特地多出两斤,想要尽快送过去然后回来帮忙。
&ldo;刘奶奶。&rdo;李香寒在篱笆门口喊了一声,便看到一个正在院子的地里里忙活着的妇人抬起头,说道:&ldo;是寒丫头呀,进来吧,婆婆在厨房里做饭呢。&rdo;
这妇人便是李大石的娘子,姓王。这王氏并不是李家村附近村子出来的,而是更远一些的东塘村嫁过来的。
当年刘奶奶家穷,附近村子没人肯把闺女嫁给李大石,刘奶奶好不容易凑了三两银子给李大石从东塘村娶回了王氏。这王氏家里姐妹多而且穷,所以王家才收了那三两银子将王氏嫁过来。
不过这王氏确实是个性子好的,家里家外一把手,对于自家婆婆更是孝顺恭敬。两家比邻而居,郑氏也和王氏相处得极好,所以对于自家婆婆帮扶李香寒家,她也是一点异议都没有。
&ldo;王婶儿,你在种菜呀,我来还借你家的面粉了。&rdo;李香寒推开篱笆门,边走向厨房便回答。
&ldo;刘奶奶,我来还面粉了。我今天进城了,买了些糕点,一并拿了些过来,给您放这儿了。&rdo;厨房里,刘氏正在忙活着,李香寒将面粉和糕点往门口处的案板上一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