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阵内主任也会干那种事啊。”站在电梯靠里的位置、比我年长的女职员说。她应该是听到我们的对话了。毕竟我也是故意让大家听到的。虽然她是其他部门的,但阵内在法院内算是个名人,她看起来对向录像带出租店店员表白一事兴趣十足。
“好像是,不过那是他上学时的事情。”我转过头,刻意压低音量对她说。
阵内咂了一下舌,走出电梯后对我说:“你见到他了啊。”不愧是头脑聪明的人,很快就锁定了我的信息来源。“你也去了现场?”
“永濑先生看起来挺不错的。”
“你这么高兴干什么?对了,你见到目击车祸的那个人和那只狗了吗?”
“别搞错了,目击者是牵着狗散步的老爷爷。主任也是看过警方的资料后产生疑问的吗?”
“那个大叔一脸不高兴,根本不跟我说话。”
“就是说,你见过那个目击者了?”
“嗯。”
“怎么见到的?”
“上次我去那个十字路口,刚好见到他路过。交谈几句之后,发现他是目击者,就想让他跟我详细说说。结果他没给我好脸色,抱起吉娃娃就走了。”
我们走进办公室,阵内坐到他的办公桌旁,我则站在旁边,继续这个话题。
“肯定是因为主任一点也不客气,问了太多问题,让人家提高警惕了。”
“我可是说了‘sir’的。”
“sir?”
“英语会话教科书上不都写了嘛。和不知道姓名的长者说话时,要称呼对方为‘sir’。”
“你们可不是在用英语对话。”
“日语真麻烦。”
“为什么?”
“因为日语里有郑重语、敬语之类的玩意儿,一开口就能确定双方的上下级关系了。‘a先生,您今天从哪里大驾光临啊?’‘我从家里来的,b。’你听了这样的对话会怎么想?a先生和b,谁是上级?”
“那自然是——”
“对吧。日语,就是一种把人的上下级关系嵌入话语的语言。”
“可是……”我明白阵内的意思,但我并不讨厌日语的这种特质。基于这种特质,人们往往不会明确地回答“yes”或“no”,而倾向用“这个嘛……那样说的话……”这种暧昧的形式来模糊处理。比起非黑即白的文化,我更喜欢这种。“主任,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要去现场?”
“难道你想说,热心工作的人只有你吗?”
“不,我并不想说我自己,只是没想到主任你会如此热心。”
“这太让我惊讶了。”阵内伸直双腿,整个人瘫倒在椅背上,几乎像睡在了上面,随后双手托住后脑勺说,“我明明如此热心工作,却没能让你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