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老板你这瓜保熟吗随着智能手机3g用户规模增长速度加快,越来越多人察觉到互联网非金融支付行业的前景。
一个几乎脱离银行体系监管,拥有足够多账户资金沉淀,能完美发挥出资本运作优势的大行业,哪怕不能做到支付保,微支付规模。
小一些,有个几百万用户,每个人沉淀个几十几百块钱,就是上亿规模,况且微支付平台的渠道优势已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仅仅是为青云集团旗下产品引流,每个月就能赚取上亿佣金,而微支付和青云大东方保险合作,利用后者资源在平台推广。
以保险行业最低20-35%的佣金,分配给销售渠道计算,仅此一项,非金支付平台未来盈利能力,远超现在所有行业。
有人,心动了,它们的目标首先盯着支付保,其次就是微支付,想要挤进来占个坑,可无论它们开出怎样的条件。
杰克马和李泽华,以及阿狸青云背后投资人都不会同意。
这些人奈何不了两家集团,自然也对付不了腾达,就退而求其次,在互联网行业寻求第三方合作,打算布局坐等行业爆发。
然后趁机混水摸鱼,捞一把大的就跑。
(互联网金融放贷业务,和余额宝产生收益模式还未上线)。
刘强栋自然也被人游说,他也眼红,在咨询相关领域问题后,试探问一句,“京东如果想做自己的支付平台,你会不会支持?”
“如果你打算捞一笔就走,又或者成为别人的白手套,将来罪名你担,利益他人享,也不是不行。”
李泽华认真给他分析道:“以目前京东的市场份额,根本撑不起大盘子,无论你砸多少钱,今明两年最多也就是三五百万用户。
注意,这里指的是注册用户而非活跃用户,支付保起步时,完全作为阿狸跨国业务和淘淘的支付信用担保,只有网购者才会用。
到今天,支付保的客户基础仍旧是以网购客户为主,说明什么,非金支付的消费者,是因为有现实需求才会使用。
微支付也同样如此,青云在多个行业取得竞争优势,看起来活跃用户规模更多一些,不过也没脱离这个商业逻辑。
在没有网商银行和民生集团作为实力背书之前,用户不太可能用微支付余额取代网银余额,成为日常转账的主流金融工具。
而京东,不是我说,起码五年内做不起来,因为你没有足够多的客户基础,这玩意很费钱,仅仅一个安全支付体系和维护。
加上技术团队,一年下来,几个亿支出,京东能承受吗?
就算你这次融资顺利,拿到十几亿美元,换算下来不过百亿软妹币,你的主营业务不做了?智慧仓库和智慧物流,线下体验店。
都不做了?一百亿,投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是我笑话你小家子气,不够,根本不够。”
又把微支付一些关键信息透露给东哥,别的不说,光微支付手里掌握的那些支付系统专利,就足够京东技术团队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还有发展非金支付所需的人脉关系,打通银监会关节审批,每一样都超出目前京东承载能力。
最关键是除了发展互联网非金业务,本身的技术储备和安全维护外,向线下推广的费用才是大头,再利用线下发展的用户数量。
反哺线上业务,一步步把消费者从实体店往线上吸引,这个过程中支出的活动引流费用才是大头,仅仅一个青云为此计划服务的人。
就超过10万以上,虽说是和微信科技推广同步,每个月砸进去数亿资金,但单独做,也差不多要同等资金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刘强栋找陈盛强咨询后,知道他所说没有问题,不死心问道:“那暂时依靠微支付,先走代理支付,第三方挂靠,等合适机会再独立经营呢?”
李泽华笑了,“首先,京东是京东,青云是青云,我俩的关系再好,也不能驾临公司层面之上,这件事在董事会就通不过。
其次,京东错失了最好机会,如果是牌照审核之前,打擦边球利用银监会的关系,还能在纳入监管之前暗度陈仓,拿到牌照。
现在京东想要申请进场资格,难如登天,就算所有筹备工作顺利,没一两年时间也下不来,找成熟公司合作倒是条捷径。
关联这些人背后哪个不是手眼通天,你和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做好了属不属于你是个问题。
算起来,还不如继续和微支付合作来的划算,最起码你变相拥有一部分微支付股份,能享受发展红利,还不用担心被背刺。
最后,你应该知道青云最近正在线下推广二维码支付,还有共享经济,为此集团一口气拨出专项资金20亿,用于支持线下支付发展。
不信你可以下楼看看,就你公司门口的餐饮店,超市,都加入了二维码支付体系,连支付保都被甩在身后,你拿什么追赶?”
说到这,李泽华摇摇头,劝道:“你可能不知道,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全国主要城市的交通,煤气天然气,自来水工行,电力。
以及三大运营商的话费充值渠道,凡是有可能用上网上支付的场景,公司通通都在谈,其中和青云有良好合作基础的城市。
已经陆续同意放开相关业务和青云合作,加上线下支付网点增加,不要谈五年,再过一两年时间,就会形成赢家通吃局面。
连支付保都未必能保住现在规模,你凭什么自信届时独立还能发展起来?投入资源多,影响你主营业务发展,还影响两家公司关系。
我不知道谁在背后承诺了你什么,可我可以明确负责任告诉你,京东是青云的战略合作伙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在核心领域冲击青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