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心愿所归是什么意思 > 第54章 不合逻辑的举荐(第1页)

第54章 不合逻辑的举荐(第1页)

第54章不合逻辑的举荐第54章不合逻辑的举荐

5月17日17:00,比赛暂停,到休息时间了。慕正光打开手机,查看消息,萦同学那边找到了两位能进决赛的选手,卢浩进了第三轮,都很好,一切顺利。

5月18日9:17,慕正光督守的第三轮比赛成为历史,他记下三个主要名字:齐文景,夏沫,陈裕。另有十几个次要名字:汤景明,熊虹,夏依鸣……

今天的比赛规则和昨天有所不同。昨天每一轮比赛都是整点开始,今天无需等到整点。

慕正光心想大赛举办方的思路真是异于常人,说得好听一点是随机应变,说的难听一点,那不就是朝令夕改吗?而且,两轮比赛之间空隙极短,两场比赛之间也空隙极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为参赛者匹配对手,并把比赛信息发给参赛者,举办方的效率真高啊!不怕出差错吗?

10:32,徐萦则锁定了三个必选人物:王筱雨,赵茁今,万国梁。此外也有不少候选人物:木银灿,杨兰,彭雨帆,杜明哲……11:00,她所在的赛场也进入第四轮比赛。

慕正光集中精力,慎重查看战况,仔细分析重点人物的实力,因为这一轮比赛结束后就要上交名单了。

汤景明和陈裕碰上,慕正光划掉了汤景明的名字。夏依鸣和夏沫对战,他又划掉了夏依鸣的名字。

13:52,慕正光报了十个名字。离下一轮比赛还有八分钟,他简单描述了这十个人的情况发给萦同学。毫无疑问,这是让她提前做功课。万一在决赛赛场里遇见,也好早做防备。

至于这种行为是否会影响比赛的公平性,慕正光不在意。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徐萦则回复了他的消息,同样是十个人的信息,名字、渐近线实体、能力、战况,都被她记录在案。

14:00,第五轮。

陈裕的比赛非常靠前。

慕正光看了这场比赛后,觉得“举荐”一事根本不成立: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这都是个多余的任务。陈裕打人是秒杀,夏沫、齐文景对战别人也是秒杀。无论举荐谁,遇上这几人都会被秒杀。除非举荐哪个人,就把哪个人直接推入决赛,但这不符合赛程。赛方究竟打的什么主意?难道半决赛和决赛之间还有一轮比赛?第八轮比赛结束后,谁能进决赛、谁不能进决赛已成定局,这时候才“交卷”,是不是太晚了?

徐萦则也有类似的疑问:前四场标记是考验管理员的眼力,看他们能否早早识别出决赛选手。后四场举荐,被举荐的人几乎是进不了决赛的,那举荐的意义何在?是加赛一场还是赋予其他特权?

被标记者强于被举荐者,如果被举荐者有高昂的特权,那被标记者理应拥有更复杂的特权,而不仅仅是奖励增加。在赛方的计划里,这两类人是不是有不同的分工?

赛方把我们看为下级,但是由于举荐任务的存在,被举荐者也可以被看为我们的下级。赛方想让管理员自行挑选部下?我这么想,依据是什么?赛方直接统率管理员,管理员再统率其他人,是这样吗?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也不一定。

倘若实情如此,十个举荐名额就不必给实力高超的人,而是给“看着顺眼”的人。这不是替老板招募工人,任人唯才这条标准不适用。我们寻找自己的伙伴和同事,能力如何,倒是其次。退一万步讲,被举荐者的实力不太可能超过管理员,所谓的“唯才”,也只是相对而言。

徐萦则心中已有决断,趁着第五轮比赛还未开始,她又给光同学发了条消息。

第五轮只有24场比赛,在这轮比赛里,慕正光标记的十人,有两人刚好遇上,淘汰一人,另外九人都无事。他对战果很满意:我果然没有看走眼,只要不互相对战,你们都能晋级。

半决赛临近尾声,参赛者所剩无几,慕正光很有闲心:我把48位参赛者全都记下,每一轮比赛结束都会再减去一半参赛者,我多写几个字,把收尾工作做得全面一些,也算不虚此行。

第五轮比赛结束后,慕正光拿起手机看了眼消息,仔细思索,恍然大悟:既然是挑选自己人,那实力强弱就不重要了。我不指望这些人给我刷业绩,借着建模大赛的机会结识朋友,这才是我想做的事。萦同学的消息来得正是时候,现在纸上留了24个名字,去掉9个被标记者,还剩15个。若是第六轮比赛结束后才收到消息,那就太晚了。再过一轮,人数减半,只剩12个,且还要去掉被标记者,那就凑不够举荐人数的上限了。

慕正光与徐萦则按照个人喜好投放举荐名额,这种行为说不上高尚,但也算不上自私。因为他们有权利挑选他们想要的同事,他们有他们的标准,未被选中的人便是不符合他们的标准的人。

徐萦则猜中了大赛举办方的意图,但她“错过”了举办方的本意。举办方想让管理员把强者选到自己麾下,以便于分批管辖。但光与则选的可不是强者,而是顺眼的人。

至于研究院内部人士,即十强者,他们的工作态度也都有问题,无一例外,这一点从标记阶段就能看出来。

夺得“天下第一”虚名的赵天宇,他不动声色地推掉了管理员的所有职责。半决赛期间,赵天宇从未亲临赛场、从未看过一场比赛,他让工作人员替他选人,选了几人、选中了谁,他一概不知。

苏韬的工作态度没比赵天宇好多少。他略过前三轮比赛,只看第四轮,一次性标记十人。他交上去的答卷没有经过验证,其正确率只比随机选人稍高一点点。

他们已加入研究院,已得到权力,故而“有恃无恐”。

未加入研究院、未得到权力的人,虽然做不到“无恐”,但他们也“有恃”。

诸多赛场里的诸位管理员各有各的选法:有人只选异性,有人只选同性,有人选最强的,有人选最弱的,有人精挑细选,有人闭眼瞎选,有人用抽签选,有人以貌取人,有人一个都不选,有人决定到最后两轮再选……完全按照举办方的意思做事的人,寥寥无几。

标记和举荐任务是周序同发布的,但这些伟大创意不是他想到的。他有两个“合伙人”:太行山王、澜沧江王。太行山王提出标记,澜沧江王提出举荐。

太行山王提出标记,他的想法是:在决赛参赛者里挑出一批工作态度良好、眼光见识合格的人在研究院里担任管理层。这些人的工作重心是维持庞大研究院的正常运转。

澜沧江王提出举荐,她的目的很朴素:在被标记者、被举荐者里挑出一批工作态度良好、眼光见识合格的人加入研究院,用以分担工作量。不然,仅凭恒星星主选中的那些“同行者”,几乎不可能有效地推动时代发展。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