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诰传到了朱厚熜的手里,他摊开一看,原来是皇太后为了安全起见,特派二位侯爷来为自己保驾护航的,谕诰上还用宝玺盖有鲜红的大印。
那个袁半仙测字测得又不错,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朱厚熜高兴地说:&ldo;二位侯爷辛苦了啊!&rdo;
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说:&ldo;不辛苦,能保护新帝是我们的荣耀啊!&rdo;两人竟然拍起了马屁。
张皇太后安派自己的两个弟弟来为朱厚熜一路护驾,她也有良苦用心,她是想让自己的两个弟弟早日和新皇帝建立好联系,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磁州离京师尚有1000里路,他们不敢怠慢,两路人马会合后,他们一路浩浩荡荡,马不停蹄,如箭在弦上一般,紧走快赶,一直到快到京城时,才稍稍放慢速度。
队伍按事先安排,首先来到了通州。
大学士梁储面见了通州知州刘绛,并联系了有关事宜。根据朝廷制度,要让朱厚熜换乘大轿进城,刘绛早作好了准备,轿子已经准备妥当。
朱厚熜坐在轿上,满怀着信心。
一行人又跟着朱厚熜从通州连夜出发,五更时分便来到了京城的南郊外,并按事先的安排,在离正阳门南大约一里处停了下来,等待礼部的官员来递交《礼仪状》,然后再按《礼仪状》所规定的程序进城进宫。
这天是四月二十二日,从安陆到北京整整用了20天时间,与袁半仙预测的时间不相上下。
27.首次相交露锋芒
27。首次相交露锋芒
朱厚熜的大轿和车杖及人马兴冲冲地停在了南郊外。
朱厚熜更是充满了喜悦,他走出轿,一脸喜气,满是新鲜感,他向黄锦和陆炳招招手说:&ldo;你们过来陪陪我,随我走走,观观风景。&rdo;往前走了百余步,停了下来。
陆炳、黄锦走近满面春风的朱厚熜,梁储、谷大用、毛澄等朝臣宦官都跟随其后。
他们远远的看见了正阳门,可正阳门却紧闭着,大门两旁立着两排威严的护卫。
正阳门前居住着许多平常黎庶百姓,多是开店的商户,像是一个大集市。从一些门上的牌匾上看,有销售江南的松江布的,苏杭丝稠的,景德镇瓷器的,佛山铁锅的,安徽茶叶的等。此外,还有一些酒楼、旅馆、茶肆等等。这时,那些百姓们开始打开店门,一听说是正阳门前等候的一大帮人是迎立的新君的朝臣和官兵,纷纷出来观看,但护卫的官兵不让靠近,他们只得远远眺望。
辰时,内阁派来的礼部员外郎杨应奎如期而至,他来的目的就是向新皇帝呈上早已拟好的迎接新皇帝的《礼仪状》,是想先让新皇帝过目后,就照章进行。礼部官员对自己的工作一向是很自信的,特别是在新皇帝继位这件事上,一直是倍受赞赏。你想啊,新皇帝继位,高兴都来不及了,谁还会仔细地审查这些繁杂的礼仪?谁还在乎一个什么程序?何况今天面对的还是一位从藩外来的少年郎,半大的孩子,肯定没有见过如此世面,也不懂什么大礼,所以,那个杨应套并未放在心上,想他一定会照章而行,跟着他进城进宫的。
员外郎杨应奎见到朱厚熜跪下磕头行礼道:&ldo;微臣礼部员外郎杨应套参见兴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rdo;嘴里喊着,心里还说,今天喊千岁,明天就要喊万岁了。他说完,没等朱厚熜说&ldo;平身&rdo;,他就主动站了起来,从容不迫地将《礼仪状》呈递给了朱厚熜身边的黄锦。黄锦接过后,又双手拿着转交给了朱厚熜。
朱厚熜笑逐颜开地接过了《礼仪状》,可翻开一看,眉头便慢慢地皱了起来。再过一会儿,将展开的《礼仪状》一合,干脆不看了,先会儿的兴奋劲儿一点也没有了。
杨应奎纳闷,见新皇帝看着《礼仪状》,只皱眉头,却不说话,就对朱厚熜说:&ldo;请王爷从东安门进宫,暂居文华殿,见太后,而后为皇上发丧,继而诏告天下,行继位大典!&rdo;说完侧身立于路旁。
积极性正高的朱厚熜看了那个《礼仪状》后,全身就像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接着又听杨应奎重复了一遍《礼仪状》上说的&ldo;从东安门进宫,暂居文华殿&rdo;,他打了一个寒战。他脸一沉,更不高兴了。这不是迎皇太子的规矩吗?岂有此理!以为本王年少不懂事,不知晓朝廷大礼呀,本王连这个规矩就不明白,岂敢只身来做皇帝吗?他立即极不高兴地对身边的袁宗皋说:&ldo;走东安门,居文华殿,他们这不是以太子的礼仪对待我吗?&rdo;又对黄锦说,&ldo;让曾慎过来。&rdo;
曾慎一听说&ldo;走东安门,居文华殿&rdo;一脸惊诧地说:&ldo;礼部没有弄错吗?那可是皇太子的礼仪啊!&rdo;
朱厚熜听懂得朝廷大礼的曾慎这么一说,他更觉得理直气壮了:&ldo;遗诏是让本王来嗣皇帝之位,做君主的,又不是来给皇帝做儿子的,岂能以此规格来迎接本王?&rdo;
&ldo;新帝所言极是。&rdo;袁宗皋附和道。
杨应奎站在那儿一下子呆住了,远远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他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竟然不满意事先的安排,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要是一般的新皇帝,可能早就兴高采烈地跟着本官的屁股后面就进宫了,没有想到,这个半大的孩子,竟然还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如此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