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三千里江山第七章埋伏(下)
&ldo;怎么办?打还是不打?&rdo;赵无极脑子一片空白,扭头看向指挥作战的刘云龙。
黑暗中,看不出刘云龙是什么样的表情,赵无极只看见他毫不犹豫的举起右手的德制二十响驳壳枪。
赵无极惊讶了,在他的所受到的教育中,或者说是电影电视剧中,类似的匪徒与群众混在一起,必然要衍生出一系列你死我活、前赴后继、可歌可叹,让观众看得心惊肉弹、怒火滔天的情节。现场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貌美如花的正面女主角。
第十二人仍然在船上,在帮老乡整理什么。
&ldo;打!&rdo;紧接着刘云龙一声亮堂的喝声的是他手中的驳壳枪&ldo;啪啪&rdo;两声。
刘云龙身边的冲锋枪手、机枪手已经断然开火,短连发的射击中,枪口在黑夜里间断的喷出火舌,冲锋枪枪机来回运动的&ldo;嗒嗒&rdo;声分外清晰,子弹打在石头滩上溅起朵朵火花,发出怪异的声音。
按照战前的布置,区中队二十来号人,从左到右按顺序,一二人瞄准左首第一人,二三人瞄准第二人,以此类推。冲锋枪手与机枪手由刘云龙直接指挥。
一轮射击过后,效果十分明显,射界之内,整个河滩上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人。尽管十名特务排开了散兵线,但终究只是在沿路展开,左右相距不过十来米。刘云龙的一声大喝,没听清的特务一呆,听清的甚至触电一样象弹簧似的跳了起来。相距不过十几二十米,只要能够把枪对准了身影射击,子弹基本上不会落空,多少要带走点什么。夹杂在枪声里,赵无极听到沉闷的&ldo;噗噗&rdo;声响起,他并不知道,这就是子弹撕开人体的声音。
没有三十米外夜间一枪制敌的神奇,主角也没有爆发出什么奇迹。在船上的第十二人反应极其迅速,他甚至在刘云龙的大喝声响之际就扔下手里活,做出了正确的反应‐‐就地卧倒。
&ldo;停止射击!缴枪不杀!&rdo;赵无极被一声暴喝唤回了魂。
此外,只听得村里锣声大作,也不知有多少人从村头村尾涌出,有打火把的,也有提灯的,还有打电筒的,沿着河滩从上下游包抄过来。
赵无极福至心灵,立起身子深吸了一口气,暴喝道:&ldo;handsup!nohar!&rdo;
&ldo;同志们,冲出去!&rdo;
区中队的队员怒喝着&ldo;缴枪不杀!&rdo;冲出掩体,朝着自己负责的目标冲去。中间还有插有&ldo;敢开枪就打死你!&rdo;的威胁,这句话居然还在瞬间发生了烈性的传染,立马成为众人叫喊的主题。
从停止射击到冲出掩体,前后不过五六秒钟的光景。
在这种一往无前、烈火般激情的气氛感染下,赵无极双眼发红,每个男孩子在儿童时代都曾经有过,埋藏在心底、几乎被被平民时代所阉割的梦想与激情瞬间爆发,什么危险、什么恐惧,去他妈的吧!他几个跨步甚至超越了刘云龙,冲向渡船。
赵无极空着双手,不知是不是因为肾上腺素的超标排放还是什么原因,他感觉脑子里只有一种想法,就是觉得这个时候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无所畏惧!
还没等他冲上船头,只听得船里撕心裂肺的声音叫起:&ldo;我投诚!我投诚啊!&rdo;
赵无极跳过船头边上的尸体,一个箭步跃上船头,就看见那第十二个特务趴在船板上,头也不抬,一把卡宾枪扔在一米开外,嘴里不断的叫喊着什么。他也听不清楚自己嘴里在吼些什么,也许是&ldo;缴枪不杀!&rdo;、也许是&ldo;handsup!&rdo;,更可能是&ldo;动就打死你!&rdo;,他一把捞起地上的卡宾枪,一脚踩在特务的肩膀上,冲着特务拼了全力喊出声来:&ldo;缴枪不杀!!&rdo;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
十二个特务,九个人当场被打死,两个人重伤不治。唯一活下来的,就是留上船上的那个国民党老兵痞子,闽浙边区反共救国军的中校队长,淮海战役的老熟人,释放后跑到了宁波,又渡海到舟山,之后撤到台湾,最后又在这个无名的河滩上重回俘虏营。
赵无极没有想到,所谓的两难问题既是如此轻易的得到解决。没有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刘区长的驳壳枪更没有打中三十米外混在一块的两个人影中指定的一个的功能。在巨大的压力下,留在船上的中校队长并没有想到过要劫持人质,就地趴下不过是保命之举,更没有试图疯狂的打死船工以求自绝于人民,甚至在卧倒时还福至心灵的猛拉了一把老船工,叫他趴下。这也成了这老兵痞子自称是&ldo;投诚&rdo;而不是&ldo;投降&rdo;的重要理由。
很简单,武装特务空投到人地两生的敌界,精神上的压力本身就已经很大。在受到猛烈的火力突袭后,又有几百号人、哪怕是空手的几百号人向你怒吼奔来的时候,唾沫甚至都要溅到你脸上的时候,即使河滩上仍有没受伤的特务,那么他的气势早已被彻底打跨,根本提不起开枪的勇气,甚至连站起来的勇气也没有,只能抱起头缩成一团免得被当场打死。
中校队长虽然有跳河而走的选择,但在他的心中,根本没有跳进寒冬的河中自尽的打算。笑话,冬天跳河,不是自尽难道还是求生?
赵无极在心中痛骂了一番那些电影电视。他很清楚,除了文化知识和某些先知先觉上的优势,对于具体的战争、战斗甚至是对这个年代的理解,他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