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看,皇帝这么提拔武家人,朝廷里那些野心家,可就慢慢看出门道来了,他们这时候就纷纷改换门庭,也都依附到武三思的身边来,怎么依附的呢,咱们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崔湜的例子,这个崔湜咱们以后还要经常提到,这是个美男子,本来是几个功臣那边的,是他们的手下,因为当时功臣正在和武三思斗争,看崔湜这个小伙子挺机灵的,功臣就派他到武三思那边担任卧底,可是崔湜既然他很机灵,他马上就看出来了,皇帝现在不信任功臣,猜忌功臣,反倒很信任武三思,那崔湜没有什么政治节操啊,马上反水了,把自己在功臣那边掌握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武三思,那咱们知道内部一反水,这损失很大啊,从武三思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收获很大啊,所以他对崔湜非常满意,马上给他升官了,崔湜也就成了武三思身边的一个高参。这是一个例子,那再举一个例子,当时有一个人叫郑愔,这个郑愔原本是二张兄弟的党羽,所以二张兄弟倒台之后,他也就被贬到南方去了,可是郑愔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啊,他想这南方山高皇帝远,哪辈子才能再见到皇帝啊,这不行,于是他就逃跑了,逃回洛阳,逃回洛阳之后,这郑愔拜见的第一个人,就是武三思,他到了武三思他们家,什么话也没说,搂着这武三就嚎啕大哭,哭得那是肝肠寸断,把这武三思都给哭毛了,这小伙子什么意思啊,拍拍他肩膀正想安慰他呢,这郑愔忽然又笑了,哈哈大笑,笑得眼泪又流下来了,这回武三思可是彻底摸不着头脑了,说怎么回事啊,是不是疯子啊,这时候郑愔说话了,他说,我不是疯子,我为什么刚开始对着你哭呢,是我替你伤心啊,我觉得你马上就要身首异处,九族不保啊,那我后来为什么又笑呢,我笑是因为我替你高兴,我高兴你居然得到我这么一个高人指点,那大王啊,你现在想想,皇帝虽然宠信你,可是那五个功臣可还在你身边啊,他们都是宰相,而且胆略过人,当年废掉则天皇帝,都是易如反掌,您想一想,您比则天皇帝怎么样,难道您心里不害怕吗,要是您心里害怕的话,您难道不想听听我的高见吗?那么武三思听郑愔这么一忽悠啊,被他忽悠动了,马上把郑愔也任命为自己的高参,那咱们看举这么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当时巴结武三思已经是一条终南捷径了,所以好多官员,这时候纷纷投靠到武三思这边来,有五个人巴结的太厉害了,当时人就给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叫&ldo;五狗&rdo;。
那咱们看,在这一时期,武氏一族是既有皇帝信任,又有百官巴结,同时自己还身居高位,这日子过得可太滋润了,比武则天活着的时候还要滋润。那咱们看这样一来呢,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之后的政局就显得特别特别诡异,本来呢,武则天已经倒台了,不料武家的势力,在此之后反倒是不断的提升,重新高涨起来,那中宗想要借助武家力量,打击功臣的态势是相当的明显了,那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画外音:
为了打压功臣集团,加强自己的力量,中宗李显不惜一切代价,拉拢武三思,希望能借助武家的力量,遏制功臣集团的气焰,而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也是重要的功臣,李显的做法,一下子让具有政治敏感的太平公主觉得不太对劲,面对中宗李显的打压,太平公主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她还会像以往那样威风八面吗?
蒙曼:
我想啊,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相王,此刻肯定都觉得是寒意凛凛啊。三兄妹共同打江山,共同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新的江山里想要分一杯羹,看来是相当有难度。虽然说中宗给了她崇高的待遇,但是她也是饱受猜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应该怎么办呢?太平公主这个时期做了三件事来保全自己。哪三件事呢?第一件事就是韬光养晦。那就是我们在本集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太平公主一到长安,就开始跟人家寺院里的和尚争这个水碾。有的法官害怕她,说要判给她,也有的法官要主持公道,说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怎么能够让公主这么霸道呢?一定要判给寺院。整个事情越吵越大啊,闹得是沸沸扬扬,那最后还是判给寺院了。那这事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这是太平公主她自己导演的一场戏啊!通过演这场戏,她达到了两个目的。哪两个目的啊,第一个目的,她想让唐中宗觉得这太平公主就是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你看她只爱钱,而且什么小钱都肯赚,连寺院和尚用的水碾她都不放过,给多少钱都没够。这样的形象一树立起来,对太平公主可是有好处的,因为无论在历史上什么时刻,功臣爱钱都比功臣爱权更让皇帝放心,这是她达到的第一个目的。那第二个目的是什么呢?她还要让唐中宗看一看,太平公主是没有势力的,你看,官员哪个买她的账啊,她连一个水碾都搞不定,可见她兴不起什么风浪,这就叫做韬光养晦。
那太平公主在这个时候做的第二件事,是延揽人才。唐中宗不是给了太平公主好多的封户,好多的钱吗?这钱怎么花才好呢?太平公主拿这些钱去结交士大夫。士大夫没有什么钱,太平公主看出这点来了,非常体贴他们,给他们钱花,那就像水泊梁山那个及时雨宋公明一样,宋公明怎么有那么大的威望?不就是因为塞给武松10两银子,再塞给李逵20两银子,花钱比较大手大脚吗?那么太平公主呢,她这么一花钱,好多大臣也都成了她的&ldo;粉丝&rdo;了。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ldo;远近翕然响之&rdo;。其实呢,咱们看太平公主拿钱去结交士大夫,应该就已经看出她的政治家素质了,她比她的哥哥中宗李显,还有武三思都强多了啊。武三思先不用说了,咱们看中宗李显,他当了皇帝之后他干了些什么?首先提拔老婆的娘家人,接着提拔自己的下属,这跟他第一次当皇帝没有什么长进啊,20多年唐中宗还是这个唐中宗,这怎么能够让天下归心呢?那武三思就更不得了,武三思当时一看好多人都巴结他,一得意呢,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说:&ldo;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rdo;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天下人管什么叫好人,管什么叫坏人,反正我觉得啊,只要跟我好的就是好人,不跟我好的那就是坏人。这哪是一个政治家应该说出来的话啊!他们这样说这样做,就意味着他们的路根本走不远,这是第二件事。
那么太平公主她做的第三件事是联合相王,本来在武则天时期,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在武则天身边,他们接触机会比较多,关系也比较深。那神龙政变之中,兄妹两个又一起立功,这是同志关系。那么在政变之后呢,两个又一块受到了猜忌,所以呢,只能是联合自保了。怎么样联合自保呢?咱们刚才说了,唐中宗他拿自己的女儿去结交武三思,那中宗李显也有女儿,相王李旦也有女儿啊。在神龙年间,李旦一共嫁出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就嫁给了太平公主前夫薛绍的堂弟,有人说这辈分乱了,没错,唐朝人不管这辈分,反正嫁过去了。那另外一个女儿呢?就嫁给了太平公主的铁杆&ldo;粉丝&rdo;薛伯阳。那就是通过这样一些隐蔽的渠道,他们两个又是暗通声气,休戚与共。其实这一个时期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之间的这种结合,也就奠定了他们以后关系的基础。那做了这么一番工作,太平公主对前途就比较有信心了。她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个女性,不是哥哥皇位的竞争者,而且她又是武家的媳妇,还可以左右逢源,哥哥应该不会对她有太深的猜忌。那么复杂的中宗政局究竟会向何处去呢?太平公主果然就没事了吗?请看下集《重俊政变》。
第5章 重俊政变
画外音:
在上一集蒙曼老师讲到,太平公主看出唐中宗李显想要打击神龙政变的功臣,重新掌控朝政的意向之后,开始韬光养晦,想要自保。但她虽然不想找事,可麻烦事还是差点找上了她,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说清楚这件事,还要从一场宫廷政变说起。这场宫廷政变,太平公主并没有参与,而是太子李重俊组织发动的。那么太子李重俊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政变,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太平公主本人没有参与政变,为什么还差点就被牵连进去呢?
蒙曼: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公元706年的一天,唐中宗正在这低头看公文呢,正在这时候呢,从后边伸出来一双小手,悄悄地蒙住他的眼睛了,唐中宗他没有吃惊,他就笑了,因为这已经是玩惯了的把戏。他知道,这是他的爱女安乐公主又来跟他提要求来了。每次安乐公主想要任命一个什么人当官或者是想要哪一处产业都是这样,先把制书给写好了,然后呢,或者蒙住她爸爸的眼睛,或者是蒙到制书的文字上,反正就让唐中宗在这儿盲签。那么唐中宗一般也愿意满足一下爱女这种小小的无理要求。可是这一天呢,他在提起笔之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说这次你又是想让我办什么事啊?安乐公主这时候就娇滴滴地说:我请父皇立我当皇太女,一听这话,李显可火了,马上把一双小手就给抻下来了。说你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自古只有皇太子,谁听说过还有皇太女啊?你闹得也太过分了吧!那么安乐公主一看父亲生气了,她这儿也不高兴了,她说我的祖母则天太后也不过就是一个木材商人的女儿,她都能当皇帝,我贵为陛下您的公主,怎么就当不得皇太女呢?那么中宗一听这个小女儿胡搅蛮缠,他也就懒得再说什么了。说好好好,就算是我想立你当皇太女,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我不是还得跟大臣商量商量,你先回去等着去吧!连哄带劝先把这个小女儿给打发走了。打发走了之后,中宗就接着在这儿看这个公文,没把它当一回事。可是他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就是他这么一句戏言,却酿成了一场大祸,差一点就要了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