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说,男女(父母子女间除外)之间的书信,都是情书。从广义上来说,似也合乎逻辑。但就事论事,朱生豪的书信,主要是他独特个性的表现,并非执著于异性的追求。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所谓爱的对象主要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一定真实存在。换句话说,无非是寻求心灵的寄托!我这样的理解,并不是否定他感情的专注,或者怀疑他的虚假,而是同情他的身世,尊重他的言行。
这些残存的信件,既非学术研讨,也没有政治宏论,时代的脉搏极为微弱,无非是个人生活的叙写,情绪的抒诉,以及读书的心得、电影的观感、工作的记述。但是,就前后综合而言,其中有着鲜明的发展变化。从颓唐、苦闷、无聊转而奋发努力,其中贯穿着的主导思想是他的事业心。他在大学毕业前夕,写了一首长诗《别之江》。其中表现了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同时鲜明地表示&ldo;从今天起我埋葬了青春的游戏肩上人生的担负做一个坚毅的英雄&rdo;。足见他对理想充满信心。可是,一到上海,机械的工作,单调的生活,困窘的经济,使他看不到前途出路,于是感叹&ldo;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rdo;。但在他决心译述莎剧之后,心情就开始有了转变。尽管是忙!是累,每天每天,读、写至深夜,他却感到&ldo;只有埋头于工作,才多少忘却生活的无味,而恢复了一点自尊心&rdo;。其后虽然历经磨难,可对译莎工作锲而不舍,尽心竭力,宁以身殉。
朱生豪自己承认是&ldo;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rdo;。究竟是怎样的具体特征,综观他的书信,也许可以得出一个轮廓。从信中对我的许多称谓和他的署名!可以看出他唯有与我作纸上谈时,才闪发出的愉悦和放达。一旦与我直面相处时,他又变得默然缄口,孤独古怪了。因为这是第一手资料,足可信赖的。也因为这是第一手资料,可以作为他传记的补充,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一个三十年代的知识青年在那特定的时代中独特的思想和生活历程。
1994年12月生豪逝世五十周年之际
‐‐‐‐‐‐‐‐‐‐‐‐‐‐‐‐‐‐‐‐
(1)这是1994年宋清如为初次整理出版的《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朱生豪书信集》写的序。
(2)即第308封信。
【第壹卷】相识相许
=========
本卷中除前两封写于离校之前外,其余是朱生豪1933年到世界书局工作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写的。
在之江大学的最后一年,朱生豪认识了宋清如,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结成了知己。也许到毕业时还未曾把这一层窗户纸捅破,但是在内心里都已经把对方看做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了。
『我的野心,便是想成为你的好朋友;现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这样的友谊能继续到死时。谢谢你给我一个等待。』一年的相聚是短暂的,朱生豪到了上海之后,就只能用书信来和宋清如互诉衷肠了。
第[001]封浪漫(1)
-------------
宋:
谢谢你给我这么一件好工作!很想拒绝你的,但不愿拒绝你,你太好了。图书馆里借了四本《史通》,两本《中国历史研究法》,本想抄一些话头,可是回来之后,一起把它们看完了,算勉强得到一点烟士披里纯(2),写好了这一篇狗屁文章。
为什么你说我又要生气,这也算懂得我吗?你懂得我我不是顶高兴?
被人说作浪漫,尤其是被那些伪君子之流,他们说这两字总有一点不甚好的意味,并不算是有趣的事,但实际上你与我都只能说是浪漫的人。我们的性格并不完全一致,但尽有互相共鸣的地方。我们的认识虽是偶然,我们的交契却并非偶然。凭良心说,我不能不承认你在我心目中十分可爱,虽我对于你并不是盲目的赞美。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彼此弱点的谅解,只有能互相谅解的人,弱点才能变成并不可憎,甚至于反是可爱也说不定。
除非我们在自己心理的矛盾下挣扎着找不到出路,外观的环境未必能给我们的灵魂以任何的桎梏。
说厌恶陈旧是人们普通的思想也未必尽然,这世间多的是沉湎骸骨的人,尤其在我们这老大古国里。我常想,要是中国并没有几千年古文化作基础,她当可以有希望一些。旧的文化,无论怎样有价值,为着免得阻碍新的生长起见,都有一起摧毁的必要。
一万个虔心的祝福!
朱十四夜
第[002]封离别(3)
-------------
清如:
一向我从不以离别为一件重大的事,而今却觉得十分异样。说些什么话吧,却也说不出来。
想不到你竟会抓住我的心,你纯良的人!然而我也未尝没有逃避的可能。但我不忍飞去,当一天你还记著我的时候。
不忙就回去吧?明天约你到西湖里再坐一次划子,去不去告我。回去的话,一定通知我什么钟点,好送你行。你去了之后,不,没有什么。
朱廿二晨
第[003]封新居(4)
-------------
好人:
好像很倒霉的样子,今天一个下午头痛,到现在,嘴里唱唱的时候忘记了痛,以为是好了,一停嘴又痛了起来。顶倒霉的是,你的信昨夜没有藏好,不知一放放在什么地方,再找不到,怨极了,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