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度收复了山东半岛,燕王残军望风而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山东克复,但是罪魁祸燕王却逃到了高丽,汉军不习水战,只有望洋兴叹,此时正值冬季,海风甚大,即便征集民船渡海作战也不合时宜。
元封下令,一边秣马厉兵,趁着风雪休整军队,一边伐木造船,大造声势,做出开春就要渡海远征高丽的阵势。
高丽本是弹丸小国,虽然民风彪悍,士卒顽强,但毕竟国土狭小,难以抗拒天朝兵威,倘若汉军立刻动进攻的话,或许高丽王还能奋起抗争,保家卫国,但是汉军只是做出进攻的架势,并未真的渡海打过去,这就给高丽朝廷留出了做出选择的余地。
……
高丽皇宫。
灰墙黑瓦,门庭矮小,和中原大地主的宅院并无太大区别,燕王在宫门外来回踱着步子,烦躁恼怒,负责接待的高丽礼曹官员也是尴尬不已,高丽王竟然要他等候在宫门,要知道从前大周使节驾临高丽之时,高丽王都要亲自跪接的,现在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居然要做高丽人的冷板凳。
等了良久,终于出来一个副承旨敷衍燕王,推说高丽王偶感风寒,不便见客,燕王当即拂袖而去。
回到馆驿,冷冷清清,炕是冷的,饭菜是凉的,甚至连酒肉都没有,只是一坛坛辣白菜供给燕王一行人食用,这泡菜偶尔吃一顿还行,天天吃顿顿吃就恶心了,燕王卫队都是骄横惯了的,哪受过这种闲气,纷纷叫嚷着要杀进景福宫,要割高丽王的脑袋。
负责招待的高丽官员都是粗通汉语的,听见这话不动声色,私下里早派人飞报朝廷。
当晚,燕王顶盔贯甲,腰配宝剑,手持长矛,渡海以后,战马尽失,三百卫队只能徒步作战,但是战斗力依然不俗,**高丽王的地主大宅子不成问题。
不成功便成仁,张承坤素来敢于豪赌,他已经预料到高丽王可能会对他不利,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高丽王,搅乱高丽国,占据此处当做大周的复兴基地。
能不能回天,就在今晚,外面月黑风高,馆驿里三百壮士正在誓师,燕王捧起一碗粗劣的高丽白酒,一饮而尽:“兄弟们,干!”
噼里啪啦一阵响,将士们也纷纷干了白酒,将碗摔碎,正要动手,忽然外面火起,大队高丽兵已经将馆驿包围,亲兵们瞪着血红的眼睛,挥舞着兵器向外猛冲,他们已经无家可归,就算死也要拉一个垫背。
迎接这群勇士的是飞蝗般的羽箭,高丽王把全都城的精锐力量都调来了,上千弓箭手一起射,燕王卫队死伤惨重,但依然冲到了弓箭手面前,挥刀猛砍。
誓死如归的三百壮士至少拼掉了三倍的高丽兵,但是依然难逃败局,当燕王身边只剩下十几个卫士的时候,外面依然密密麻麻包围着高丽兵。
树林一般闪耀着寒光的三股叉,高丽特色的小帽子聚成一团,披头散的燕王手持宝剑,凄然一笑,对卫士道:“我不想死在高丽人手里,你帮我做个了断吧。”说罢引颈就戮。
同样满脸血污的卫士点点头,道:“王爷,末将送您!”
钢刀劈下,血喷起老高。燕王的身躯竟然屹立不倒。
卫士们也相继自杀,一群铁血汉子倒在了一起,良久之后,高丽兵才小心翼翼的上前,割下了燕王的头颅,这才高举双手大喊起来:“满赛!”一张张大饼脸胜利的欣喜。
……
三日后,莱州府,燕王的人头被装在锦盒之中放在了汉王的案头。时值冬日,张承坤的面孔依旧栩栩如生。
元封曾经和燕王曾有一面之缘,对这位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手很有些印象,没想到再度碰面之时,竟然是对着一颗毫无血色的人头。
燕王兵败而死,也称得代枭雄了,元封将锦盒盖上,问道:“高丽使者何在?”
下人道:“还在外听候差遣。”
元封道:“你去问问他,谁给他们高丽人的权力,可以杀死张承坤,大周即便垮了,也还是天朝上国,轮不到他们高丽人动手。”
下属苦着脸道:“高丽人献上张承坤级,乃是示好,主公如此训斥,只怕会引起他们的敌视。”
元封道:“这一场仗迟早是要打的,不把他们打改打怕,早晚有一天,这些小眼睛大饼脸的家伙会宣称孔夫子是他们的,端午节也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