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问第56章皮部论
(一)古文: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歧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歧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曰:善。
(二)白话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皮肤有分部,经脉有起止,筋有结聚联络,骨有大小长短。它们所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要想辨别皮部的位置,以及左右上下阴阳所主的病变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想要了解皮部,就应以经脉为纲纪,各条经脉都是如此。阳明经的阳络,名叫害蜚,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多呈青色,就会疼痛;多呈黑色,就会痹证;多呈黄色或红色,就会有热;多呈白色,就会有寒;如果五色都出现,就会有寒有热。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阳经主管体表,阴经主管体内。
少阳经的阳络,名叫枢持,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都是少阳经的络脉,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所以,在阳经的络脉病变,多影响体内;在阴经的络脉病变,多向外渗出于体内,各条经脉都是如此。
太阳经的阳络,名叫关枢,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都是太阳经的络脉,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
少阴经的阴络,名叫枢儒,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都是少阴经的络脉,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其传入经脉时,从阳部注入经脉;其外出时,从阴经向内注入骨骼。
心主的阴络,名叫害肩,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都是心主的络脉,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
太阴经的阴络,名叫关蛰,其上下的诊察方法相同。观察所属皮部中浮络的颜色,如果都是太阴经的络脉,络脉邪气亢盛,就会向内传入经脉。
总之,十二经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就是皮部。
所以,各种疾病的发生,必定先从皮毛开始。邪气侵袭后,腠理就会张开,张开后邪气就会进入络脉,留而不去,就会传入经脉,再留而不去,就会传入腑脏,积聚在肠胃中。邪气刚开始进入皮肤时,会使人毫毛竖起,腠理张开。邪气进入络脉时,络脉就会充盈而颜色改变。邪气进入经脉时,就会因经脉正气虚弱而下陷。邪气停留在筋骨之间时,寒邪盛就会导致筋挛骨痛,热邪盛就会导致筋弛骨消,肌肉消瘦,毛发干枯而衰败。
黄帝说:先生所说的皮肤的十二个分部,它们所发生的疾病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皮肤是经脉所分布的部位。邪气侵犯皮肤,腠理就会张开,张开后邪气就会进入络脉,络脉充盈就会注入经脉,经脉充盈就会传入腑脏。所以皮肤有分部,如果不注意,就会发生严重的疾病。
黄帝说:好啊。
二、用周易哲学思想从几个方面对《素问》第56章“皮部论”进行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皮部论中强调了皮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动态平衡。皮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的交界,反映了阴阳的变化与调适。
深度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的阴阳平衡:皮部论的深度解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古老的周易哲学思想中,阴阳平衡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而皮部论所强调的皮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正是这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皮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的交界,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内部的脏腑经络与外部的世界,反映着阴阳的变化与调适,演绎着动态平衡的精妙华章。
阴阳,是周易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代表着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如天地、昼夜、寒暑等。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构成了宇宙的和谐与秩序。在人体中,阴阳同样无处不在,它们相互制衡,相互转化,维持着生命的健康与稳定。
皮部,作为人体的最外层,是阴阳平衡的前沿阵地。它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感受着外界的各种刺激和变化。同时,皮部又通过经络与内部的脏腑相连,将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内部,使内部的脏腑能够及时调整和适应。这种内外的交流与互动,正是阴阳平衡的具体表现。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皮部的存在体现了阴阳相互转化的过程。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皮部会根据阴阳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在炎热的夏天,皮部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来调节体温,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在寒冷的冬天,皮部则会收缩毛孔,减少热量的散失,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这种阴阳的转化和调适,是皮部适应外界环境的重要方式,也是阴阳平衡的具体体现。
皮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阴阳的相互制约上。在人体内部,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维持阴阳的平衡。同样,皮部与外界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外界的邪气如果过于强大,皮部就会通过各种防御机制来抵御邪气的入侵,保护内部的脏腑不受侵害。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皮部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时也为内部的脏腑提供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皮部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阴阳平衡的动态性和整体性。阴阳的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皮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的交界,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并及时将这些变化传递到内部,使内部的脏腑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皮部与内部的脏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阴阳的平衡。这种动态性和整体性,使得人体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稳定。
此外,皮部论中的阴阳平衡还体现了周易哲学中“和”的思想。“和”是阴阳平衡的最高境界,它意味着不同的事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皮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和”的思想的体现。皮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使人体与外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既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又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和”的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理想状态,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以周易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皮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阴阳平衡的内涵和意义。皮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的桥梁,不仅反映了阴阳的变化与调适,更体现了阴阳平衡的动态性、整体性和和谐性。它让我们认识到,人体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内部的脏腑经络,还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保持皮部与内外环境的良好互动,才能实现真正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的变化,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挑战。皮部论所蕴含的阴阳平衡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通过关注皮部的健康,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皮部论也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中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充分考虑皮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