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水洼积水种不了田?那该排水的排掉,先种点能快收获的植物,咱们这些农人,能接受地里不长庄稼吗。
这修了路,那水沟是不是也要修下,要不春耕的时候,如何引水,这工程需要无数的人力,多少俘虏都不够。
这地处亚热带的南方要是那天地里不长庄稼了,那这家主一定是一个懒人,要知道亚热带可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的,只不过种植的作物不同罢了。
县城里,那安民告示也发下来了,大红纸上写着:兹有倭寇作乱,绿水书院奉总督府令,把倭寇尽数歼灭,余者皆送劳动农场劳动,让他们自食其力。如有漏网者,凡大明子民,皆可擒拿,送县府法办,重赏。落款是总督东南诸省府。
县城的市民大多都回来了,但经济被破坏了,没有这么快恢复过来,显的冷冷清清,有很多家庭也贴上了白对联,那是在补办丧事,这次倭寇作乱,不知有多少家庭破碎。
街道上有那巡逻的绿水书院士兵,一队接一队的走过,倒是安全的很,没人敢乘机作乱,要知道那绿水书院的农场,可是多少人都可以容纳下来,多多益善,没有人想去吃绿水书院义务劳动的硬饭,虽然伙食不差。
为了尽快的恢复经济,也为了让这刚逃过劫难的人民能有一口饭吃,绿水书院启动了吴川船厂建设,正在招收工人,这船厂可以带动经济,这就是以工代赈的方法,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
当然,只这造船厂一点工程是不够的,但还有大量的开垦荒地、造田的计划陆续推出,不管是妇女,还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肯干,那总有一款工作适合你,当然,高工资那就不要想了,绿水书院现在虽然有钱,但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解了围的莫家堡,也对李奇说要捐银子,以帮助这些逃过了一劫的群众,却被李奇给拒绝了,李奇说:“捐钱就免了,但你们莫家堡可以出钱,把这莫家堡通往县城的道路修一下,方便运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家堡对这个提议当然接纳,反正他们都要把钱给捐了,现在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帮助这些一贫如洗的灾民,又可以把他们莫家堡通往县城的路给修了,这不双赢吗。
要知道那倭寇想把城防炮运去攻打莫家堡,可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是一直到被完全歼灭,这计划也没有完成,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路不好走的缘故。
随着绿水书院收复了吴川县城,那一定会在这里发展产业,把这里当作根据地来建设,不可能退出,吃到嘴里的香饽饽不可能吐出来,那以后莫家堡的生意一定是能做的更红火,用莫家主那不太好使的脑子都能想出来,那莫少红能想不到吗?
这也是莫家堡示好的原因,这战车是一上来,就不容易下了,再说这深度绑定利益,对莫家堡只有好处。
莫少红是一个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到这绿水书院的发展潜力呢。
恩平县,王洋把李奇的命令送达那向阳江迫近,正驻扎在台恩平与台山交界处的官军,命令上是这样写的:总督府令,着驻台山部参将,于接令时起,回归军营,加紧训练,待总督府后继命令北上击奴。落款是总督东南诸省府。
当然,那带队的明军参将,是不可能奉李奇的什么狗屁命令的,只不过搏他一笑而已,这绿水书院的人,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总督府,不管真假,现在还能命令他们这些已经高度军阀化了的军队吗?那南明小朝廷做不到的事,李奇一样做不到。
这参将只听他上面的总兵的,至于那总兵会听谁的?还是自听自话?还是不听人话?那就不知道了。
事实是这时候的总兵已经没人能制的住了,大多是高度自立,那里能找到钱往那里去,那里富庶往那里逛。
喜欢南明崛起请大家收藏:()南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