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东林党出身的御史好像看到崇祯在召唤他们,快速在脑子里整理思路,为接下来的弹劾做准备。
人还没动,几次朝会都不说一句话的黄立极竟然提前一步走出班列。
“陛下,老臣有要事上奏!”
崇祯很诧异看了眼黄立极,尽管心里对他很不满意,但只要他还是内阁首辅,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只能面无表情道。
“准奏!”
“谢陛下:金山卫指挥同知郑大人送来奏报,他们又在青村千户所再次打退倭寇进攻,打死打伤三百多个倭寇,收获126颗倭寇人头,缴获大量装备!”黄立极双手举起早就准备好的奏折介绍。
“郑大人担心倭寇不甘失败,集重兵三次攻打金山卫,报仇雪恨,恳请陛下支援金山卫一批火器跟其他作战物资!”
“金山卫储备的军械已经在战斗中损耗殆尽。”
“因为没有增援,战斗到最后关头,将士们不得不用大刀跟倭寇拼命,导致卫军参战部队损失惨重!”
“如果朝廷不能及时把增援送上去,金山卫将士就不得不继续用大刀和长矛跟倭寇拼命!”
“郑大人还希望朝廷把赏赐他们的白银换成火器送到金山卫,装备部队打倭寇!”
“没有足够数量火器,他们肯定打不退倭军第三次进攻。”
“命没了,家没了,朝廷封赏再多白银也没用,还会白白便宜倭寇!”
崇祯刚开始很高兴。
消灭一百多个倭寇的胜仗虽说不大,但也是自己登基以来的第二场大捷,对于一个新皇帝而言,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更大。
听了黄立极后面的话,他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
完全没想到前线将士已经困难到连一件趁手火器都没有的地步。
要是朝廷真同意他们请求,用赏银换火器,装备部队继续打倭寇,朝廷肯定会失去军心,今后再不会有人给朝廷卖命。
这一点崇祯一清二楚,赶紧示意王承恩把奏折送过来。
奏折内容比黄立极刚才说得更加复杂,更加凶险,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完一半眉头就皱成一个大大的川字。
心情非常复杂,有高兴,有心痛,有不满,也有愤怒……
施凤来一直盯着崇祯脸色看,适时站出来道:“陛下,臣要弹劾兵部侍郎玩忽职守,打击异己,贪污受贿!”
“江南沿海几个月前就开始遭到倭寇袭击,兵部放任不管,导致各地卫所军接连战败,无数卫所遭到倭寇洗劫,军民沦为流民,甚至被倭寇逼成海匪,祸害地方,这件事必须要有人负责!”
看到崇祯注意力还在奏折上,没有出言阻止自己,施凤来继续道。
“金山卫两次打败倭军,收获两百多个倭寇脑袋,证明倭寇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战无不胜。”
“只要将士用命,装备精良,带兵将领不怕死,一定能打败倭寇。”
“可东南沿海几十个卫所竟然没有一支卫军打败倭寇,反而损兵折将,连卫所都丢了。”
“卫军打了这么多败仗,兵部没给他们任何处罚,给人营造出一种打了败仗也无所谓的假象。”
“再面对倭寇时,有了后路的将士们肯定不战自溃,第一个掉头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