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三攻太行,白石山战役第114章三攻太行,白石山战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
经过一年的准备和授命,平寇将军任铠正式上任,他纠集郡内大约两万军队准备进山剿匪。
这一年平寇将军任铠除了得到中央授命以外,还吸取巨鹿和邯郸两郡失败的教训,不断派探子打探山内消息,得到山内最大的匪寇是白石山的白石匪,打着继承白国,替天行道的旗帜。
原本白石贼是一统太行山土匪的,俨然一副山贼王的架势,但是从三个月前得到消息,白石贼居然开始自掘坟墓,吞并其他山贼,导致他们所谓的义军联盟一拍而散。
又因为白石贼实力实在强大,所以其他不愿意接受白石贼收编的山贼组成了反白石联盟,这些消息都是反白石联盟递给任铠的,这使得任凯对这次的剿匪行动更加的有信心。
这边,随着白石寨开始不断的吞并,在暴露目的后,也不再隐藏,直接出兵攻打不愿意投降的山贼,此时已经有十八个大寨,六十个小寨收入囊中了。
自从经历了河内郡出兵没有及时得到消息的事情后,白卿将河内郡的影卫负责人召回,该派在东郡立功的那位影卫就任河内郡影卫负责人。
因此,这次太行山在任凯上书得到进山剿匪任命后的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河内郡会集结大量兵力进攻太行山的消息,之后的一系列消息得到,这一次的进攻兵峰直指白石寨,又说有山中土匪带路,于是白石寨三人组立马聚到一起想办法。
很快三人得出结论,将人都聚在一起,然后修筑山寨的寨墙,死守。接着调动四万其他山寨的寨兵前来白石寨驻守,将其他六十个山寨的人都聚集到那十八个山寨中,剩余的防守那十八个大寨,以此抵御可能到来的土匪反击高峰。
五月,两万河内郡兵从河内郡城开始出发,留有五千郡兵看管郡城,十日后,抵达太阿县,十三日进山开始剿匪。
郡兵一路得到当地土匪的带路和情报,使得任凯仿佛开了天眼一般,十分舒爽,一路上,两万郡兵连绵不绝,中间一面大纛,上书有“平寇将军”,其他几面旗写有“河内郡尉”“任”等字样,以表示大军身份。
当任凯得知白石寨山贼收缩防线,在山寨内等着他去进攻,不免十分得意,向一旁的将领说:“你们看看,山贼就是山贼哈,只要我大秦天兵一到,全部都只能束手就擒,你们信不信,只要我们一到山下,白石贼的那个什么原大当家就会自缚双手,请求投降?”
说着说着,自己居然笑了起来。旁边的反白石联盟的盟主也只好在一旁赔笑,他此时心想道:“果然都是一群老狐狸,难怪推我当盟主,都他nn的没安好心!”
二十一日,经过一路跋山涉水,河内郡兵终于来到了太行山北麓,这里就是白石寨的白石山。
任凯派兵将进山的两条山路严严把控,然后让反白石联盟的盟主上山劝降,盟主一脸苦色,显得十分不情愿,任凯见状,眼睛微眯,漏出杀气道:“怎么?不愿意?太阿县兵内的官位不想要了?”
盟主一听,冷汗直流,连忙道:“小人愿往。”然后上前接过任凯的劝降书,连滚带爬的出了军帐。他本想叫上几个小弟一同前往,但一听说是去山上送信,一个个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你们这些贱皮子,吃肉喝酒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快,有事情了都开始推脱了?今天伱们必须出来三个!”
众土匪你推我我推你,最后终于推出了三个跟盟主一同上山的人。
白石寨聚义堂,原仑三人看了任凯写的劝降书,不外乎天兵已到快速速投降,只诛首恶,从犯不杀等等。原仑看着堂下的三人,笑着说:“哟!这不是盟主吗?几天不见,怎么做起信使了?”
盟主陪笑道:“都是朝廷的将军看重,我就主动来了,怎样,大当家准备如何?”
原仑似笑非笑道:“这投降是不是要带件礼物,将军才能看出来我们的忠心啊!”
盟主一听只觉得有戏,然后立马直起身说:“那还是快点吧!别让将军在下面等不及了,将军十分看重于我,我可以代为引荐。”
原仑说:“哦?真如此?那我就要向盟主借一样东西了!”
盟主听着这话有些熟悉,但是下意识问道:“何物?”
原仑噌的一下站起来道:“汝的项上人头!”
“啊!”
“来人给我剁了这颗狗头。”
“大当家且慢啊!山下将军十分看重我啊,杀了我,可真的就和秦军不死不休了啊!”
“哼!一介山贼,能有多大分量?听说你两个月前带人屠了一个村庄?我就先帮他们收一收利息!”
很快,随着“咔”的一声,拖出门外的盟主没了声音,护卫手提首级进来禀告,原仑问:“他带来的人有几个手上犯了义规的?”
护卫道:“禀告将军,三人中有两人都犯有命案,只有一人因为胆小,没敢下手。”
“既然如此,让那人拿着匪首下山禀告秦军吧!”
“遵命将军!”
原来,原仑是原白国将领,当时原仑只有二十二岁,在军中任职偏将,他父亲是三位上将军之一。
他父亲死在了大梁的战役里面,之后他成为白国八关之一的守将,拼杀到最后,几乎力竭,被手下族人拼死救出,逃亡深山,在山中一户猎户家养了一年的伤,
最后才找到影卫的隐秘联络地,回到槐树源,只不过家人都死完了,只有几十个族人,其他的不是失散就是阵亡,还有的联络不上。
这就是乱世啊!就连白氏公族,都有许多不再和太行山中联系,成为独立的一支,不过他们家族的历史会就此少几百年而已。
天色变得暗淡,山下郡兵营地的营火摇曳,将巡逻士兵的黑影映照得两边飘摇。